Time and Things (Part 2)

5-9

5: ICHIHARA HEIBEI SHOTEN Chopsticks

日本京都的“市原平兵衛商店”,是开业240年的筷子名铺。很早以前还没用的时候就已经听说,用这里的筷子吃饭,味道都会不一样。

商店的逸品竹筷——みやこばし,采用非常稀有的“煤竹”为原材料。旧式日本木屋里作为建材使用在天花板上的竹板,被炉灶、烟囱等散发出的煤烟熏吹上一百五十年左右,才能变成这种密度、硬度都非常稳定,牢固耐久、不易反曲变形的贵重竹材——煤竹。

每一双竹筷因为被熏成的颜色、竹节的位置等都不会完全相同,却一律的挺拔秀丽。四条棱边被切割得锐利笔直,比起圆柱形或是打磨掉了棱角的筷子更能敏感地体察到在手中时任何细微的转动。筷子的尖头,用店传的独家工艺削得更加细巧。

关于筷子,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不合手、筷头太粗,夹饭夹菜的时候容易半捞半夹吃得匆忙。只有当筷尖、筷身都轻盈敏锐,手的动作能笔直地传递时,才可能不放过每一个美味。“味道都会不一样”的原因,看来也并不只是自我感觉和臆想了。一直对自己拿筷子的姿势不够满意的我,用上这双竹筷之后,似乎也多了那么一丝丝优美。

一百多年前的竹材,曾经为一家人挡风遮雨,现在又出现在自己每日的餐桌上,是不是也可以算作一份时间带来的神妙缘分呢?

6: fog linen work Kitchen Cloths

看欧美电影时总有一个喜欢的画面。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角色,在宽大的厨房里一边说着话,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地手拿餐布擦着盘子。一直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但却成了一种人生理想的瞬间留在心底。多年前去一位年长的友人家作客,平日偏爱Rock Style的她穿着背心仔裤,站在开放式的厨房里拿着大块餐布,一脸轻松的擦干盘子、摆放小食,时不时对我朗笑快语。那一刻的画面中既有人生的真实丰富,又不见过多柴米油盐的重负辛涩,把我的理想带到现实,从此认定了厨房一定要开放式,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一块餐布。

看到fog linen work时,已经先后用过了一些大众品牌和欧洲老铺的产品,还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朴实优质而中性的风格。一年四季随时都有近三十个款色的亚麻餐布供选,颜色多以素色为主 ,织成纯色及条纹、格子等简单耐看的图案。价格也很合适,让人可以没有太多顾及的天天使用,时不时再添置上一块新花色。

亚麻布被认为是天然原料纺织品中最结实耐久的,比棉质餐布吸水性更好,还有速干、容易祛渍的优点。刚刚水洗晒干后的亚麻餐布,松爽通透饱含张力,用上几次后又逐渐柔软舒滑起来。水洗、晒干、再用再洗,时间一长,餐布在手里越来越软,织纹也不像一开始那么整齐平坦了。表面自然的凹凸和立体感,使亚麻线散发的柔润光泽和斑斑阴影交错在一起,天然织物生动的质感在时间中让人越来越爱不释手。

8月份时曾经作为《MING明日风尚》的特约编辑,采访了东京世田谷区fog linen work的办公室兼show room,之后又去了品牌创办人関根小姐家里小坐。(内容刊登在2010年9月号中)

那次几个小时的交流,不但聊了很多关于亚麻、关于fog的话题,还让我再次验证,一个品牌能否长久,比用任何市场营销手段带来成功更重要的,往往是有明确的理念和肯去花时间坚持。

7: Astier de Villatte Tableware

Astier de Villatte,一个还只有十多年历史的法国餐具品牌。以巴黎当地的特殊陶泥Black Cotton Earth(黑泥)为原料,含有比一般红陶更高的金属矿物质成分,密度高,烧制成的陶制品也比普通陶器坚硬耐久一些。制造工艺很接近雕塑的手法,先用模子做出大致的形状,再经人手调整塑性,刻意保留下少量的倾斜歪曲。表面的纯白色涂抹得不很均匀,依稀透出下面泥土的黑色,反倒有了如阴影般的立体感。

几年前在国外看到,价格昂贵却还是买下了两个杯子,之后陆陆续续增加到餐盘。虽然根据介绍是可以放进洗碗机、微波炉的,可发现终究还是陶器。跟结实耐用的骨瓷器相比,用起来更需要留意小心。有一个圆盘,买的时候请店家帮忙包得很仔细,到了家从行李箱里拿出来时,却已经成了三片。巧克力杯用了一年多,某一日洗着洗着,上面纤细的把柄突然脱落。但尽管这样,心疼完还是会在下一个旅途中补上一个回来。

如此娇贵易坏,对日常用品来说实在不能算优点。可不知为什么,除了眼睛可以看到的细腻纤巧,连稍不留神有可能弄碎的担心也似乎跟某种魅力相关联着。那种感觉很像弱不经风让人忍不住要去保护的女子,又像高跟鞋那随时都似乎可能折断般纤细的后跟。

因为不知哪一天有可能会突然破碎,眼前的完好才越发显得珍贵,那份少见的优美也似乎成了带着时效的东西,让人一边用着一边忍不住要去备加欣赏珍爱。

有一次在国外一家不大的精品店里看到了Astier de Villatte,店内货品种类不算太多,几个品牌都看得出是主人以自己的独特审美精挑细选出来的。在异乡偶遇有相同喜好的店主,自然生出几分亲近,交谈中又看到柜台上也放着一个白色小盘用来收款。“摆放时不小心碰碎了,可实在是舍不得仍掉,粘合起来一看,虽然不能当餐具用,放在柜台上还是挺美的。”这个说法也很合我自己的心境呢。

时不时会去的一家东京的料理名店,不但以善用四季的美味食材闻名,放到眼前来的每个碟碗杯盘也都是一些陶艺名家的作品。有时器皿的边角上能看到一小块补上的金粉块,圆润地融合在一起却又很醒目特别。听说这是日本独有的一种叫做“金继”的技术,专门修复有了裂缝、缺口,甚至是碎成了几片的陶瓷漆器。残缺的部分用金粉等材料补上,有时还加绘一些图案颜色,创造出全新唯一的美。碰坏了不免让人心疼的贵重器皿们,因为有这个技术的存在,才得以更多的在日常中使用。

心爱的器皿,即使碎了也总让人没法轻易丢弃。

又或许,破损了之后才是真正相处的开始。

8: GLOBE TROTTER Luggage

可能由于不到二十岁时就一个人离家去了国外,对我来说,旅行箱始终都像生活必需品一样日常。

曾经用的时间最长也最满意的是RIMOWA,轻量、结实、方便、漂亮,几乎找不出什么缺点。只是近两年用的人越来越多,每次取行李时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即使这样,年初时在上海机场还是上演了一出被别人错拿走箱子的险剧。尽管最终箱子、行李都原封不动的回来了,却因为对方是在撬开了锁之后才发现不对的,那份阴影留在心里久久不散。

英国的百年老铺 GLOBE TROTTER,名字就直接叫“周游世界的人”。被广为推崇的除了品牌的悠久高贵,还有箱体用的特殊硬纸纤维跟皮革一样耐磨,却又像铝片一般轻薄,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大象站在上面也不会被压踏”。

不过只要是用过的人就会有体会,GLOBE TROTTER虽然集聚了上百年前的顶级手工技术,却没有把现代社会讲究的“方便”放进去半点。无论多大的箱子都只有两轮没有四轮,箱子里除了横着两条可以调节的带子,没有任何其他的分隔和侧袋。锁也是简单的转钥匙式的,既无密码的方便也不具备足够的防范功能。

即便如此仍然选择了GLOBE TROTTER的最大原因,是以前看到过的那些被用旧了的箱子。撞击、磨擦都很容易在箱面上留下伤痕,用的次数越多表面就越见斑驳。这种斑驳又跟破烂不同,更像牛仔裤褪色、磨损的过程。

有魅力的旅行箱,不需要干净簇新,留下主人的一次次远征和那些共同度过的时间痕迹的,才最让人无法舍弃。也因为不喜欢有时很难去除的黏着,我一般并不会让机场的贴签在箱子上呆的时间太久。GLOBE TROTTER却是个即使没有任何贴条残留,也能在自身上忠实纪录每一个旅程,每一段在外时间的旅行箱。

朋友的GLOBE TROTTER,有的购入多年还发着亮光,有的却在两三年里变成了千敲百打的模样。看得出旅途多少和生活状态的箱子,有一份特殊的生命感在里面,也算是人生的又一种见证和纪录吧。

我的箱子,十年二十年后该是怎样的一副面容。每次都带着这样的期待和想像,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9: NEIGHBORHOOD×NGAP Poison Incense Bottle

周围充斥着各种“联名”、“复刻”的商品,到了这个季节,越发地有增无减。

不时会想,当这些都成为一种众所周知的营销手段,那些看似很有来头的商品又能在大家心中留住多久呢。商品存在的本质,理应以被需要为前提进行生产。就像街头的小面包房,需要计算着每天来的客人数量制作烘烤。可惜,在那么多以利益为目的的“联名推出”、“复刻版”上,即使可以看到吸引人的话题,也往往很难找出真正“被需要”和“存在的理由”。

NEIGHBORHOOD,日本东京里原宿潮流和文化的代表性男装品牌。

NGAP,从最初的涂漆工,到承接店铺设计装修,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多方位发展的创作团体。

NEIGHBORHOOD的店内,与日本著名的制香品牌KUUMBA联手设计的一款香从早到晚弥漫了多年, 成了店铺的一种符号和记忆之一,也让很多喜欢的人专程前去购买。

NEIGHBORHOOD×NGAP的这个燃香瓶,瓶身上四面高低共有12个小洞,把香点着后从瓶盖子上的小孔倒叉着挂进去。慢慢的,就可以看到瓶子里弥满了白色烟雾,还一缕缕的从各个小洞向外飘出。焚香的乐趣,就这样除了嗅觉的享受,还多了一份视觉的快感。

瓶子的设计让人联想到毒药瓶的颜色和外观,实际上应该是对古董酒瓶的一种复刻。在很多古董家居店里,都能看到各式与之风格相似的瓶子。

这样的“联名”和“复刻”,从过往的年代中寻找灵感,再将各自的创意融合,还赋予了作为商品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一支香的时间,也因此变得漫长而丰富。

沪ICP备11011347号